老闆江湖在 走保險要有-淺談公共意外險
淺談公共意外險
熱湯燙傷女童 店家判賠 39 萬
雞排堡帶骨錯了嗎?!顧客咬斷牙店家賠 10 萬
親子餐廳火鍋淋身!3 歲女童燙到『皮都沒了』 媽心碎求償 500 萬
以上都是我們常在新聞上看到營業場所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加上近年來消費者意識抬頭,對於自己的權利不會輕易放棄,鉅額求償時有所聞,那身為老闆或者活動主辦方,該如何因應呢?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老闆江湖在走不能沒有的保平安護身符-公共意外責任險。
這是針對公眾在公共場所發生意外事故時提供的保障保險,主要由政府、企業或場所管理者投保,保護公眾的權益。
保障範圍包含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事故類型:滑倒、火災、設備故障、設施坍塌、食物中毒等
涉及的場所:商場、學校、車站、遊樂場、餐廳等
承保對象:受影響的公眾,包括消費者、遊客、乘客等
主要可轉嫁商家和企業被消費者求償時的巨大財務風險。
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分為「營業處所公共意外責任保險」及「活動事件公共意外責任保險」。
其中「營業處所公共意外責任保險」的保障範圍主要有兩項:
一、被保險人(場所經營管理者)或其受雇人因經營業務的行為在保險單載明之營業處所內發生的意外事故。
例如,餐廳服務生不小心將熱湯打翻燙傷客人、百貨公司地板濕滑卻未放置警示標誌,造成客人滑倒受傷等皆屬此類事故。
二、被保險人(場所經營管理者)營業處所的建築物、通道、機器或其他工作物所導致的意外事故。
例如,街邊店在颱風過後未將招牌確實安裝穩妥,招牌掉落砸傷客人或遊樂園因機械故障導致遊客受傷等皆屬此類事故。
簡單來說引發因子分兩種:該場所的業務行為或場地事物。
而「活動事件公共意外責任保險」的保障範圍則為被保險人或其受僱人在保險單載明之活動處所舉辦活動而發生的意外事故。例如:演唱會因動線標示不明,現場人潮眾多,造成推擠受傷。
政府為了加強公共場所的安全,各縣市政府皆有強制規定公共使用營利事業場所建築物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不僅保障老闆和主辦方,同時也是公眾安全的關鍵防線,像 2024 年 4 月 3 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 7.2 的強震,太魯閣國家公園裡的砂卡礑、小錐麓、得卡倫步道都有遊客遭落石砸死,則按太管處所投保公共意外險保險金額上限傷亡新台幣 2000 萬元及財損新台幣 500 萬元辦理。
為什麼公共意外險如此重要,重要到政府要強制投保?對企業來說,可降低企業或場所管理者的法律風險,若發生意外,公共意外險能提供經濟補償,避免訴訟帶來的財務壓力,同時提供受害者基本保障,確保受害者能獲得醫療補償,減輕突發事故帶來的經濟負擔,更有助提供公共場所的安全意識,促使場所管理者定期檢查安全設施,減少意外發生的機率。
常在店家意外事故受害者家屬的訪問中聽到:『店家沒有誠意』的抱怨聲,很多時候店家不是沒有拿出誠意,而是沒有拿出讓家屬滿意的賠償金,若店家有投保足額的公共意外險,讓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那『拿出合理的誠意』就不會是個問題,保險公司介入、達成和解後,店家可繼續營業、老闆辛苦打拼的事業也不至於就此告終。
提升公共意外險的普及及保障需靠眾人之力,呼籲政府應加強法規,確保場所皆有投保公共意外險,企業與場所管理者也應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設施,主動且確實投保,而公眾應了解自身權益,發生事故時積極尋求保障。降低意外的發生,齊心打造更安全的公共環境,促進社會安定,不再有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