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一跤,摔掉的不只骨頭,還有你的積蓄
意外總在意料之外,高額花費也在想像以外。
客戶在上班途中騎乘機車被對向左轉的汽車撞上,全身多處骨折,前後歷經兩次住院手術,休養三個月、復健半年,膝蓋的彎曲幅度已無法回復至事故發生前,這半年來的損失不僅醫療費用,還有無法上班的薪資損失,有誰料得到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路程,就算我們再小心,也很難完全避免意外的發生,慶幸的是這位客戶只是體傷,而那些面對頓失經濟支柱的家庭,這些意外是禁不起考驗的殘酷課題。
什麼是保險契約所定義的「意外」呢?
保險法第 131 條『意外傷害,指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所致者』,要件需具有「外來性」與「突發性」。
常見的誤解:
- ✅ 保障的是意外,不是疾病。
- ✅ 必須是「外來、突發、非疾病引起」。
舉例:
- 車禍骨折、燙傷、滑倒。
- 因糖尿病造成視力受損進而跌倒骨折,這就不屬『非疾病引起』的意外範圍了
意外險的主要保障內容
- 意外身故 / 失能(一次性給付)
- 意外醫療費用(實支實付 / 日額)
- 意外住院日額 / 加護病房
- 可附加的額外保障:
o 骨折未住院也可理賠(骨折津貼)
o 燒燙傷
o 特定重大意外(航空、公共運輸、重大交通事故雙倍給付)
誰需要意外險?
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意外險,甚至有些身份、職業的人更要將意外險保額做高:
- 外勤、勞力工作者
- 常騎機車、開車族
- 有家庭責任(父母、配偶、孩子)
- 學生也常參加運動、校外教學
- 小孩與長輩也常因活動、環境發生意外
意外險該怎麼選?
因為意外險保費通常不貴(幾百元到千元一年),所以最重要的是確保:
- 意外身故/失能額度要足夠,通常至少抓 1-2 年收入。
- 意外醫療最好有實支實付,理賠較貼近實際花費。
- 是否保證續保,現行的意外險多數已刪掉此條文,故舊保單若有此保障則務必保留
- 清楚知道不保事項,像酒駕、自殘、戰爭等情形通常都不理賠。
小提醒:意外險無法取代壽險與醫療險
- 意外險是補強型保障,保費便宜但只保「意外」。
- 不等同壽險(壽險保障因任何原因身故)也不等同醫療險(疾病住院也有理賠)。
- 規劃時要搭配壽險、醫療險,避免保障有缺口。
在實務規劃上,若要全面的保障,在失能險絕跡的情況下,除了部份用長照險轉嫁外,青壯年者也可用高額意外險當作失能一次金的替代方案,若預算極有限的家庭,也建議優先規劃產險公司純意外險的專案方案,整體保費較低且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別讓一次跌跤,拖垮未來所有的計畫。現在就給自己多一層保護,讓意外來臨時,你還能昂首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