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保障完整、保費節省、效益提升,為何「定期保單健檢」如此重要?
前一天還去興高采烈去參加社區活動的張爸爸,卻在隔天昏倒在家中被緊急送到急診,醫生發現是高血壓性腦出血後便緊急進行手術搶救,當天雖然是暫時搶回一條命,但醫生告訴張爸爸的子女,雖然出血的情況已經獲得處理,但仍建議安排手術去除血塊,在這情況下,那些被張爸爸塵封已久的保單才又被家人一一找了出來,在與保險服務人員確認後,發現原來76歲的張爸爸已有部分的醫療險附約早已過了承保年齡75歲,在那次的經驗中才深深的體悟到定期檢視已規劃的保單是如此的重要。
我們一生中會購買多張保單,但卻很少有人會定期檢視這些保單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有些人是因為擔心保單健診萬一發現有保障缺口還得可能要額外提撥預算加保;有些人覺得保單買了就買了,還要定期檢視實在太麻煩,反正需要申請保險金時再聯絡保險公司客服就可以了,往往很可能因為疏忽而錯失了一些重要的權益。
為什麼需要保單健診?
1. 人生階段變化:隨著年齡、職業、家庭狀況等改變,所需的保障或保險額度也會不同。
2. 保險商品推陳出新:新的保險商品可能提供更完善或更符合需求的保障。
3. 避免保障缺口:透過健診及早發現保障不足之處,若體況沒有太大的問題還能及時補強。
4. 節省保費:檢視是否有重複投保或不必要的險種,進而調整保單,節省保費。
保單健診建議多久做一次呢?有哪些重點必檢視?
保單超過兩~三年以上未檢視或者人生階段有重大變化(如:結婚、生子、換工作、購屋等),都是很適合的檢視時機,有些人在法規修改時(例如:2024年7月實施實支實付新制)或健康狀況改變時,會特別關注自己的保單規劃,這也是很好的習慣。
此外,保單健診的重點主要有三個部分
檢視保障內容:
險種是否符合現階段需求(如:醫療險、壽險、意外險、重大疾病險等)、保額是否足夠、承保年齡是否足夠、保障範圍是否完整。
檢查個人資料:
確認姓名、身分證字號、聯絡方式等基本資料是否正確,如有職業變更應主動告知保險公司,這樣可避免意外險日後理賠爭議。
檢查要保人以及受益人的安排是否符合現況需求:
婚後忘記將受益人變更為配偶及小孩,以致保險理賠金未能發揮真正的效用;又或者是夫妻離婚,但忘了變更受益人或要保人,導致前任與現任訴訟糾紛,所以檢視保單時也別忘了將要保人以及受益人一併列為駐點項目之一。
要如何進行保單健診?
保單健診需要有完整的保單資料才能進行,不過有些人會因為一些原因找不到保單、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哪些保單、不確定哪些保單有效或失效,拜科技所賜,我們現在不必每一家保險公司都聯繫才能逐一釐清,只要年滿18歲就可註冊壽險公會的保險存摺,看保單總覽,如果需要查看詳細的保單資訊可以付費一百元升級為白金會員。
有了完整的保單資料後,就可以委託保險服務人員協助保單健檢,專業的顧問會提供書面報告,並以公正客觀的立場提供建議並協助進行必要性的調整,把每一塊保費發揮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