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保單不是越多越好,是要買對】我那位保了7張保單,理賠金卻少得可憐的客戶

返回畫面

搜尋

保險知識家 保險權益 【保單不是越多越好,是要買對】我那位保了7張保單,理賠金卻少得可憐的客戶
:::

2025.09.25

【保單不是越多越好,是要買對】我那位保了7張保單,理賠金卻少得可憐的客戶

【保單不是越多越好,是要買對】我那位保了7張保單,理賠金卻少得可憐的客戶

我有一位客戶,叫逸嘉,今年48歲,是個小吃攤老闆。每天從早上五點開店,一直到晚上七點才收攤,辛苦經營這家攤子已經十多年。


第一次見到他,是三年前,一位老客戶轉介紹的。當時他帶著一疊厚厚的保單,氣呼呼地坐下來,對我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我繳了七張保單,每年十幾萬,結果我老婆開刀住院,居然只賠五千多塊!」


我愣了一下,翻了翻他的保單,沒說什麼,心裡卻大概知道發生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張保單,買得亂七八糟


逸嘉是個很有責任感的爸爸,有三個小孩,從小到大,他都靠雙手賺錢,一塊一塊慢慢存起來。他說,這幾年看到身邊朋友有人生病、有人車禍,也有人突然走了,家人生活頓時陷入困境,讓他很擔心自己的家會發生一樣的事。


所以他做了一件「自認很負責任」的事:把每一個上門來的保險業務員都買了一張保單。


有人說要買終身醫療險,他買;


有人說重大疾病險保障好,他買;


還有業務員說美元保單存錢效果不錯,他也買了;


甚至有人推薦癌症險、意外險,通通來一張。


他很自豪地說:「我現在有七張保單,從頭到腳都有保啦。」


當我問逸嘉:「你有沒有想過,你買這些保單時,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他想了一下,搔搔頭說:「就…不想以後出事沒人幫忙啊,我想說買多一點,總有一張會賠吧。」


這就是很多人買保險的迷思:不先搞清楚問題,只想用數量來彌補不安。


就像你咳嗽卻吞了止痛藥、退燒藥、感冒糖漿,吃了一堆,卻沒針對咳嗽。保險也是如此,不是「買越多越安全」,而是要「買對問題點」。


直到那一次,他老婆因為膽結石住院、開刀,整整五天的住院費用,健保不給付的部分還花了兩萬多。結果他以為七張保單會賠一大筆,沒想到保險公司只理賠五千多塊。


那一刻他才開始懷疑:「難道我都白繳保費了嗎?」



問題不是保單少,是保錯地方


其實這不是個案。我看過很多人有很多保單,卻沒什麼實際保障;也看過有人只買一兩張,但設計得很完整,出事時就理賠得很到位。


就像一台車,裝了很多漂亮的配件,但方向盤裝錯地方、煞車系統沒用,再多配備也沒辦法讓你安全到站。


我翻了一下逸嘉的保單內容,發現這幾個問題:

  • 有兩張保單是還本型的,保障很少,主要是儲蓄;

  • 有兩張是終身醫療險,但每張的「住院日額」只有500元,住五天也才賠5000元;

  • 有一張是美元壽險,他完全不知道那是壽險,只以為是幫孩子存教育金;

  • 只有一張附加意外實支實付險,但額度明顯不足。


這些保單看起來很多,但都沒有針對他最可能遇到的風險去設計。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保障型」和「儲蓄型」搞混。


逸嘉的那幾張還本型保單,看起來每年繳的不少,但其實主要功能是「存錢」,不是「賠錢」。


就像你每年丟錢進存錢筒,出了事也不能馬上拿來用,因為那是要到期才拿回來的錢。


有時候你需要的,是一個能「即時支援」的工具,不是多年後才開獎的樂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單該怎麼買?我用「三層樓」跟他解釋


很多人買保險,都是「憑感覺」在買。


看朋友中風,就買重大疾病險;


看到新聞說癌症醫療很貴,就趕快加買癌症險;


業務說實支實付很重要,就又簽下一張。


但你有沒有發現,一場意外或疾病,真正造成負擔的,是「多個因素的疊加」,不是單一事件。


所以保險真正的價值,不是單靠某一張保單,而是要像拼圖一樣,每一塊都有它的意義,拼起來才完整。


我拿了一張紙,畫了三層樓,跟逸嘉解釋:



▶ 第1層:重大風險保障


如果發生了癌症、中風、重大手術,會長期不能工作、收入中斷,這時需要靠重大傷病險、癌症險來撐住整個家。


▶ 第2層:醫療支出補償


平常生病住院、動手術、健保不給付的部分,就靠實支實付醫療險或日額型醫療險來補。


▶ 第3層:身故與意外


如果真的發生最壞的情況,至少可以有筆錢處理後事、幫家人還房貸、支付生活費,這一層就靠定期壽險與意外險。


我告訴他:「你買了七張保單,但每一層都補一點、沒有一層是補到重點,就像蓋房子時三層都蓋得不穩,一場地震就全倒了。」


他聽完沉默了一下,苦笑說:「我以前真的沒想這麼多,只覺得多買幾張就安心了。」



幫他重新整理,花的錢更少,保障更足


後來,我花了一些時間跟逸嘉溝通,也幫他做了一次完整的保單健檢。我們一起做了這幾件事:


  1. 把兩張貴又沒保障的還本型保單停掉,把資金釋放出來;

  2. 增加一張保障型實支實付醫療險,提高實際住院與手術的理賠額度;

  3. 補上一張重大傷病險與癌症險,避免萬一癌症或中風時,生活費出問題;

  4. 用定期壽險與意外險組合,把家裡房貸與孩子教育費 cover 住;

  5.  美元保單保留,但納入儲蓄規劃,不當成保障主力。


這樣調整下來,他每年保費不但從13萬降到6萬多,保障反而提高了三倍以上。


逸嘉後來跟我說,他最不能接受的是:「原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買了什麼。」


他拿著那張美元壽險,還以為是幫孩子存教育金,結果保障對象是自己,而且保障內容只有身故時才有效。


我安慰他說,這不是誰的錯,而是很多人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做出有限的選擇。


但幸好,現在可以重新來過,還不晚。


他老婆後來又因為車禍住院了一次,這次就理賠了十幾萬,補得剛剛好。逸嘉說,這次他終於知道「什麼叫有用的保障」。



保險最怕「買得多,不代表買得對」


如果你現在看完這篇文章,也可以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 你手上的保單,真的有「針對你最擔心的事」來設計嗎?

  • 是不是有些保單你根本搞不懂內容,只是不知如何拒絕才買?

  • 有沒有那種「年年繳,卻從沒用上」的保單,其實可以轉成更實用的?


我常說,保險不是越多越安心,而是越適合越安心。


就像穿雨衣,重點不是穿幾件,而是要剛好能擋住雨。



幫自己檢查一次保單,比多買一張還重要


你可能會想問:「我也有很多保單,但不知道怎麼看、也不敢問,怎麼辦?」


其實你不需要懂太多專業術語,只要從幾個簡單的問題出發就好:


  • 這張保單是幫我轉移什麼風險?

  • 出事時,這張保單什麼時候會賠?怎麼賠?會賠多少?

  • 這個風險對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只要你能清楚回答這幾個問題,你就懂了自己的保單八成。


如果不能,就勇敢地問,不要怕麻煩,也不要怕看起來很「外行」


因為,出事時你一定希望,自己是當初問清楚的那個人。



結語:保險是選擇處理風險的方式,不是恐懼的代價


逸嘉最後跟我說:「我以前總以為保險就是多買幾張,沒想到還要懂『怎麼搭配』。」


這句話讓我很感慨。我們每天辛苦工作、存錢,買保險是為了讓未來有保障,不是拿來浪費。


保險不是冷冰冰的條文,而是你給家人一份安定的承諾。


給自己一個機會,靜下來好好看一看你的保單。


如果看不懂、理不清,就找一個你信任的人聊聊。


你會發現,把現有的資源用得剛剛好,遠比什麼都買一點來得重要。


如需協助檢視手上的保單,也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很樂意幫你理清方向。


公勝保經隱私權政策聲明

公勝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非常重視客戶之隱私權,並妥善保護客戶之個人資料。對於您的個人資料,除法律或主管機關另有規定外,本公司就您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均將恪遵本隱私權保護聲明。為了讓您安心使用本公司所提供之各項服務,在此說明本公司之隱私權保護政策,以及對您所有個人資料的保護及重視。

一、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

(一) 本公司因執行保險經紀業務等特定合法目的且有法定原因下蒐集您的個人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電話、電子郵件信箱等)。

(二) 本公司蒐集個人資料應注意對當事人隱私是否造成過度侵害;僅在倘不蒐集該項個人資料將無法執行業務之必要考量下蒐集個人資料。

(三) 本公司應清楚告知當事人,何人會以什麼方式使用他們的個人資料。

(四) 本公司對您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均在本隱私權政策所提及的特定目的範圍內,採取嚴密的控管,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規定。

二、個人資料之安全及保護

本公司已取得ISO 27001(ISMS)資訊安全管理及BS 10012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兩項認證,依照要求會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防止未經授權的資料存取、竄改、揭露或毀損,並會對您的個人資料進行傳輸加密,透過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及全公司防毒機制輔助,以防止不法侵入及惡意程式之破壞,保障您的個人資料安全。

三、個人資料之利用範圍:

(一) 您的個人資料會在前開蒐集目的範圍之法定存續期間內被處理及利用。並且本公司可能將您的個人資料提供給:

與您保險契約有關之保險公司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本公司之法定主管機關。

其他依法令規定有調閱權限之機關。

(二) 若本公司業務需委託第三人時,將嚴格要求受委託之第三人遵守相關法令及個人資料保密約定。

(三) 除在前開利用範圍內利用、依法令、司法機關或主管機關依法所為之指示或徵得您的同意外,本公司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提供、交換或出售給其他個人、法人或移作其他目的使用。

(四) 本公司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共享您的個人資料時,將依「金融機構間資料共享指引」及其他相關法令函釋之規定實行內部控制措施,以確保您的資料受到完整保護。

四、當事人權利行使:

若就您的個人資料需要行使下列權利,除可聯絡您的服務人員以書面方式申請,亦可透過免費客戶服務專線(0800-077-090)詢問辦理。

查詢或閱覽。

製給複本。

補充或更正。

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刪除。

五、Cookie 及其他技術

(一) Cookies 是伺服端為了區別使用者的不同喜好,由瀏覽器寫入使用者硬碟的一些簡短資訊,雖然Cookies 會識別使用者的電腦,但是無法識別使用者的身分。您可以透過在您的瀏覽器中選擇修改您對於 Cookies 的接受程度,如果選擇拒絕所有的Cookies,您可能無法正常使用部分個人化服務。

(二) 為提供更適合您的個人化服務,Cookies 會在您註冊或登入時建立,以紀錄您在本公司網站的活動,一但您將網頁關閉,這個Cookies將失去效用。

(三) 另如欲刪除您登錄於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或敏感性資料(會員帳號、登入密碼),請於網站留言申請或參考前揭聲明第四點。

六、第三方網站及服務

(一) 本公司的網站、服務可能含有連結至第三方網站、產品或服務的連結。前述第三方網站、產品或服務可能收集您的個人資料,有關各該第三方對隱私權之蒐集、處理、利用及保護,原則上依其隱私權政策為主。您可以對相關第三方之隱私權政策進行了解。

(二) 與本公司網站連結的其它網站,也可能蒐集您的個人資料。對於您主動提供的個人資訊,這些連結網站有其個別的隱私權政策,故其資料處理措施不適用本公司隱私權政策,本公司無法負任何連帶責任。

七、自我保護措施

請妥善管理您的密碼及或任何個人資料,避免將個人資料任意提供給與您無關的任何人或其他機構,並建議定期更改您的密碼。在您使用完本網站的各項服務功能後,請務必登出並關閉瀏覽器視窗,以防止他人讀取您的個人資料。

八、本政策之修訂

因應可能的主管機關要求、相關法令規定之變更、科技之進步等情事變更,本公司將視需求不定時修訂本政策聲明,並發佈於本公司網站上(https://www.goldennet.com.tw),您可以隨時查閱,以保障您的權益。

九、本公司如未能遵守上述隱私保護原則,或未能遵守本聲明中所承諾之措施時,當自負法律上責任並接受主管機關監督。

TOP

返回畫面

前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