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機場大罷工,不便險竟然不理賠!
事件背景
南韓「全國機場勞工聯合會」於 2025 年 9 月 9 日宣布,將從 9 月 19 日起展開罷工行動,一路持續至中秋假期。許多原訂出國或轉機的旅客,面臨班機延誤、取消,甚至行程大亂的困境。
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旅遊不便險」不是附屬配角,而是海外旅遊保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過去我們聽到旅遊意外,多半會聯想到跌倒骨折、交通事故或突發疾病,但事實上,旅程中最常見的「風險」往往來自航班延誤、班機取消,或是行程中斷。這些看似小事,卻可能導致旅費損失、住宿泡湯,甚至錯過重要行程。
為什麼不便險可能無法理賠?
這次的罷工情況相當特殊。你買的不便險,可能並不適用!以目前條款來看,相關的不便險主要有三種:
1. 旅程取消保險
• 條件:若在出發前七日,因特定事故必須取消旅程,保險公司會依約定理賠無法取回的費用。
• 關鍵條款:第三條「被保險人預定搭乘之公共交通工具業者之受僱人罷工」。
一般旅客常以為只要遇到「罷工」,就能全額申請理賠。但實際上,保險條款對「罷工對象」有明確限制。如果不是航空公司員工,旅程取消險通常就無法啟動。
2. 旅程更改保險
• 條件:在海外旅行期間內(已出境),因特定事故必須更改行程而增加的交通或住宿費用,保險公司會理賠。
• 關鍵條款:同樣是「公共交通工具業者之受僱人罷工」。
這意味著,如果是因為機場地勤、安檢或行李裝卸員工罷工導致混亂,旅客雖然受到影響,但保險公司仍有權拒賠。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保險公司在找理由不賠」,但其實是條款限制本來就存在。
💡 重點: 目前多數罷工勞工任職於各機場的子公司,並非航空公司員工。因此,無論是「旅程取消」還是「旅程更改」保險,都不會啟動理賠!
3. 班機延誤保險
• 條件:只要搭乘的定期航班延誤 4 至 6 小時(依不同條款而定),即可申請理賠。
• 注意:必須有「最終出發的登機證」,代表班機真的有起飛,不管是延後出發、替代班機,或自行安排其他航班。
班機延誤保險是最貼近這次事件的險種,也是旅客最可能啟動的保障。許多人誤以為「班機取消」一定可以理賠,但若最終沒有任何航班起飛,就可能因缺少登機證而無法申請補償。
罷工後才買保險?來不及!
🔔 常見問題:宣布罷工後才買不便險,會理賠嗎?
答案是:不會。保險公司在看到新聞後,會即時公告此事件已列為除外事項。
就像颱風來襲前,保險公司也會提前公告「颱風相關事故不承保」。這是因為保險的精神在於「分散未知風險」,而不是「確定會發生的損失轉嫁」。
聰明旅人的風險管理思維
這次韓國罷工雖然突發,但卻再次提醒我們,旅遊風險從來不僅是意外或疾病。不便險雖然常被忽視,卻是旅途中最常發生、也最實際能減少困擾的保障。
偏偏,不便險的險種繁雜,條款更少有人仔細研究。
👉 建議:
• 一旦旅程確定,就要提早投保。
• 不要等颱風來了、罷工宣布了,才臨時購買。
• 投保前除了問「保費多少」,更要問「發生狀況時,我能不能真的拿到補償?」
舉例來說:
• A 先生提前一個月投保,結果遇到班機延誤 8 小時,他能憑登機證申請補償。
• B 小姐在罷工消息傳出後才買保險,結果被保險公司排除在承保範圍,最後一毛錢都拿不到。
這樣的差別,完全取決於「投保時間」與「對條款的理解」。
最後提醒
保險不是萬能,但能在危機中減少損失。很多人花大錢在購物或升等機票,卻不願花小錢買一份完整的不便險。當突發事件真的發生時,才會深刻體會「事後補救,往往比事前準備更昂貴」。
所以,下次規劃出國時,請不要只把不便險當作「附加選項」。它可能就是讓你在亂局中維持冷靜、確保行程不至於完全破局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