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實支實付醫療險又漲價?從亂象到正確投保策略

返回畫面

搜尋

保險知識家 保險規劃 實支實付醫療險又漲價?從亂象到正確投保策略
:::

2025.08.27

實支實付醫療險又漲價?從亂象到正確投保策略

實支實付醫療險又漲價?從亂象到正確投保策略

保費一漲再漲,保戶焦慮重擔扛

近期新聞指出,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恐將再度上揚,部分理賠條款也跟著縮水,讓不少民眾不禁懷疑:


「原本以為保險是保障,怎麼變成越花越心痛?」


「保險公司吃銅吃鐵就是不吃虧」


但這真的是單一業者的惡意行徑,還是市場運作與制度現實的折射呢?


為什麼實支實付醫療險會漲價?

1. 醫療費用持續上漲

  • 醫材、藥品、病房費用年年調漲,健保雖有控制,但自費項目漲幅大。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十年前自費 3 萬元,現在可能超過 10 萬元。

2. 醫療科技進步 → 自費醫材更多

  • 新型人工水晶體、微創手術器材、進口骨釘等,不在健保給付範圍,但患者傾向選擇品質更好的。

3. 人口老化

  • 老年人住院率、手術率、慢性病比例高,賠付次數與金額增加。
  • 2025 年 65 歲以上人口比例已逼近 20%,且持續攀升。

4. 理賠成本攀升

  • 保險公司必須將保費調整至能覆蓋未來理賠金額的水準,否則長期會虧損。

漲價不是保險公司自主操作,而是制度壓力

即便保險公司想調漲保費,也必須通過金管會「四項行政指導」:以 3–5 年理賠統計為基礎、提前向保戶說明,並取得不同意時的處理方式、提前 3 個月告知、投保時簽費率調整同意書。因此,普遍策略是 停售舊制、推出新商品、並拉高費率,避免現有保單繼續「吸血」。

理賠亂象:加速了漲價的速度

1. 過度理賠與重複理賠:

  • 市場上仍有在改革前買到多張實支實付的民眾,所以醫療收據可以在 A公司報一次、B 公司再報一次,導致保險公司支出翻倍。

2. 醫療行為商業化

  • 醫院與病人之間「配合」使用較高價自費醫材,甚至醫師主動推薦,因為知道保險可理賠。

  • 膝蓋韌帶手術,醫師開單建議最高價醫材,病人不需自掏腰包,反而覺得「既然保險會賠,當然用最好」。

3. 醫師開自費項目常態化

  • 從理賠件看到,PRP 治療或外泌體療法,一針需萬元以上,若保戶請款,保險公司可能認定「不必要醫療」而遭申訴案件增加;2025 年第一季,「必要性醫療」相關申訴占理賠申訴約 25%(290 件),成理賠爭議首要原因。

4. 人情理賠與送件灌水

  • 業務員幫保戶「盡量塞單據」以增加理賠金額,長期造成保險公司成本負擔。

5. 保戶心態:「不用白不用」

  • 缺乏保險本質概念,把實支實付當成「回本工具」而不是「風險保障」。

保險公司的考量與壓力

1. 精算模型更新


• 初期設計商品時,醫療費用、使用頻率都比現在低,導致原始保費過低。


• 精算單位重新評估風險後,必須漲價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2. 損失率過高


• 某些實支實付的損失率已超過 100%(賠出去的比收進來的多),保險公司只好停售舊商品、推出新版本並調高費率。


3. 避免逆選擇

• 健康的人可能退保或不加保,留下高風險族群,進一步推高平均理賠金額。


前陣子在臉書瘋傳的頸椎手術醫療帳單,住院 4 天,即使有健保給付,但因選擇自費治療,出院時的帳單是令人咋舌的 86 萬元。因此多張的實支實付在這樣的情況下,未必能滿足最大的幫助,所以強烈建議在規劃實支實付險時應盡量拉高保額,而非執著回不去的多張實支。

實支實付醫療險的保額建議,沒有一個固定的「地板線」數字,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健康狀況和經濟能力都不同。然而,可以根據不同的考量點,提供一個評估與建議的基礎,讓讀者判斷自己所需的保額。


參考目前市場常見保額:

  • 基本保障型: 許多保險公司提供的基本方案,住院醫療費用限額大約 10 萬至 20 萬元 之間。這類保額適合預算有限,或已有足夠儲蓄應付較大額醫療費用的人。

  • 中階保障型: 這是目前多數人的選擇,住院醫療費用限額大約在 30 萬至 50 萬元 之間。這個保額區間足以應對大部分的住院手術、自費醫材和病房費,提供較好的醫療品質。

  • 高階保障型: 若對醫療品質要求高,或家庭有重大疾病病史,可以考慮將住院醫療費用限額拉高到 60 萬至 80 萬元,這類保額能完整涵蓋高單價醫材和新式療法,例如癌症治療、達文西手術等,在發生重大醫療需求時,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因法規和商品限制,可規劃醫療實支+自負額以達到此保額。

專業建議:保額要買高,不是買多張

1. 為什麼不是多張?

  • 多張實支實付可能因條款限制而不能完全疊加賠付。

  • 重複持有增加繳費壓力,漲價時負擔更沉重。

  • 理賠流程複雜,時間成本高。

2. 保額買高的好處

  • 一張保單的單次與年度上限高,涵蓋大部分醫療支出。

  • 理賠單純,減少文件重複送件。

3. 搭配其他醫療保障

  • 重大傷病險、癌症險、住院日額險等,作為實支實付的補充,降低財務缺口。

4. 檢視現有保單

  • 清點每張保單的實支實付額度,選擇保留保障範圍大、保額高、條款新穎的,刪除重複性高的。

5. 保持警覺心,理賠需正當使用

  • 避免把實支實付當「賺錢工具」,養成有憑證、符合必要性才送件理賠的習慣,才能共同維持制度永續。

面對實支實付醫療險的漲價與理賠爭議,我們不應將其視為單一保險公司的惡意行徑,而是醫療環境變遷、人口結構老化與制度運作下的必然結果。醫療科技的進步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卻也推高了自費項目的費用,導致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隨之攀升。而部分理賠亂象,如過度理賠與缺乏「必要性醫療」觀念,更加速了保費調漲的速度。


因此,身為保戶,正確的投保策略至關重要。我們應摒棄「不用白不用」的投機心態,將保險視為風險保障,而非「回本工具」。規劃保單時,應以「保額要買高,不是買多張」為原則,確保單一保單的保障額度足以應對高額醫療支出,並搭配其他險種如重大傷病險、癌症險,以建立更全面且穩固的保障網。


唯有保戶與保險公司共同維持制度永續,才能讓這份保障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公勝保經隱私權政策聲明

公勝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非常重視客戶之隱私權,並妥善保護客戶之個人資料。對於您的個人資料,除法律或主管機關另有規定外,本公司就您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均將恪遵本隱私權保護聲明。為了讓您安心使用本公司所提供之各項服務,在此說明本公司之隱私權保護政策,以及對您所有個人資料的保護及重視。

一、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

(一) 本公司因執行保險經紀業務等特定合法目的且有法定原因下蒐集您的個人資料(包括但不限於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電話、電子郵件信箱等)。

(二) 本公司蒐集個人資料應注意對當事人隱私是否造成過度侵害;僅在倘不蒐集該項個人資料將無法執行業務之必要考量下蒐集個人資料。

(三) 本公司應清楚告知當事人,何人會以什麼方式使用他們的個人資料。

(四) 本公司對您個人資料之蒐集、處理及利用,均在本隱私權政策所提及的特定目的範圍內,採取嚴密的控管,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規定。

二、個人資料之安全及保護

本公司已取得ISO 27001(ISMS)資訊安全管理及BS 10012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兩項認證,依照要求會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來防止未經授權的資料存取、竄改、揭露或毀損,並會對您的個人資料進行傳輸加密,透過防火牆、入侵偵測系統及全公司防毒機制輔助,以防止不法侵入及惡意程式之破壞,保障您的個人資料安全。

三、個人資料之利用範圍:

(一) 您的個人資料會在前開蒐集目的範圍之法定存續期間內被處理及利用。並且本公司可能將您的個人資料提供給:

與您保險契約有關之保險公司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本公司之法定主管機關。

其他依法令規定有調閱權限之機關。

(二) 若本公司業務需委託第三人時,將嚴格要求受委託之第三人遵守相關法令及個人資料保密約定。

(三) 除在前開利用範圍內利用、依法令、司法機關或主管機關依法所為之指示或徵得您的同意外,本公司不會將您的個人資料提供、交換或出售給其他個人、法人或移作其他目的使用。

(四) 本公司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共享您的個人資料時,將依「金融機構間資料共享指引」及其他相關法令函釋之規定實行內部控制措施,以確保您的資料受到完整保護。

四、當事人權利行使:

若就您的個人資料需要行使下列權利,除可聯絡您的服務人員以書面方式申請,亦可透過免費客戶服務專線(0800-077-090)詢問辦理。

查詢或閱覽。

製給複本。

補充或更正。

停止蒐集、處理或利用。

刪除。

五、Cookie 及其他技術

(一) Cookies 是伺服端為了區別使用者的不同喜好,由瀏覽器寫入使用者硬碟的一些簡短資訊,雖然Cookies 會識別使用者的電腦,但是無法識別使用者的身分。您可以透過在您的瀏覽器中選擇修改您對於 Cookies 的接受程度,如果選擇拒絕所有的Cookies,您可能無法正常使用部分個人化服務。

(二) 為提供更適合您的個人化服務,Cookies 會在您註冊或登入時建立,以紀錄您在本公司網站的活動,一但您將網頁關閉,這個Cookies將失去效用。

(三) 另如欲刪除您登錄於網站上的個人資料或敏感性資料(會員帳號、登入密碼),請於網站留言申請或參考前揭聲明第四點。

六、第三方網站及服務

(一) 本公司的網站、服務可能含有連結至第三方網站、產品或服務的連結。前述第三方網站、產品或服務可能收集您的個人資料,有關各該第三方對隱私權之蒐集、處理、利用及保護,原則上依其隱私權政策為主。您可以對相關第三方之隱私權政策進行了解。

(二) 與本公司網站連結的其它網站,也可能蒐集您的個人資料。對於您主動提供的個人資訊,這些連結網站有其個別的隱私權政策,故其資料處理措施不適用本公司隱私權政策,本公司無法負任何連帶責任。

七、自我保護措施

請妥善管理您的密碼及或任何個人資料,避免將個人資料任意提供給與您無關的任何人或其他機構,並建議定期更改您的密碼。在您使用完本網站的各項服務功能後,請務必登出並關閉瀏覽器視窗,以防止他人讀取您的個人資料。

八、本政策之修訂

因應可能的主管機關要求、相關法令規定之變更、科技之進步等情事變更,本公司將視需求不定時修訂本政策聲明,並發佈於本公司網站上(https://www.goldennet.com.tw),您可以隨時查閱,以保障您的權益。

九、本公司如未能遵守上述隱私保護原則,或未能遵守本聲明中所承諾之措施時,當自負法律上責任並接受主管機關監督。

TOP

返回畫面

前往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