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也能用1000元做好保障規劃
回想到讀書時期還要去半工半讀的那些日子裡,因為還要兼顧學業,其實能去工作賺錢的時間非常有限,能賺到的錢當然也不會太多,但風險並不會因為我們是學生,比較沒有錢,所以風險就對我們比較客氣,反而當我們每天上班騎車通勤去上課、去上班的路程中,反而還要承受更多的意外風險。
但學生族群收入就已經很有限了,不要說存錢了,可能連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只能勉強打平,如果真的碰到車禍、生病的風險,通常都只能靠父母的資助與幫忙。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幸福完整的家庭、就算父母健在,也不一定能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我相信我們生而為人,人性本善,不想拖累生我的人,也不想拖累我生的人。
保險,其實並不是奢侈品,即便預算非常有限,也能做好一些基本的保障規劃,有多少能力,我們就做多少事,先讓身上有基本的保障,等日後收入變高、比較有能力之後再慢慢地把保障規劃做到齊全。
我有位客戶,他叫東明,今年22歲
東明問我:哥,如果我每個月只能擠出1000元,我能不能買保險?可以買到什麼保障呢?
當然是可以的,我們就來看看如何規劃吧!
首先,我們要先認知幾個保障規劃的正確心態
- 選擇定期保險:定期保險,對於年輕人來說確實是非常值得規劃,定期保險的保費會隨著年齡慢慢調整,在年輕階段的保費相當低廉,有些保障項目,甚至一年的保費都不到1000元
- 保大不保小:時常在網路上看到人家討論,拔智齒有沒有賠、感冒去診所看醫生掛號有沒有理賠,其實這些都不是規劃保險應該注重的,我們應該優先注重那些一但發生就需要高額醫療費用的風險,例如:癌症、重大傷病,以及住院的自費項目等等,因為拔智齒跟感冒的醫療費用其實根本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但癌症、重大傷病的醫療費用很可能會拖垮一個家庭。
- 保近不保遠:在我們預算有限的狀況下,我們應該要去優先規劃離我們最近的風險,假設我們現在是20歲,此時20-30歲的保障跟60-70歲的保障,我們應該要去優先規劃20-30歲的保障,因為這段期間離我們是最近的,我們必須把錢花在刀口上,因為風險何時發生我們都無法預測,先把離我們比較近的風險規避掉,等日後有預算再來規劃不足的部分。
再來,保險的項目的規劃順序應該如下
- 意外險:對於學生族群來說,每天上下學通勤,偶爾還要加上外出打工的上下班通勤,在車水馬龍的路上,儘管自己很小心,但總是很難預測別人的不小心。而意外險的保費便宜且只會隨著工作風險等級來變動保費,保障內容有:意外的身故保障、意外的醫療費用保障以及還有意外住院的日額理賠,對於學生族群是非常需要也非常符合需求的保障項目!
- 醫療實支實付:現在醫療自費項目費用高昂,醫療環境也偏向住院天數少、醫療費用高的趨勢,只是住院3、5天,醫療費用就要數十萬的狀況也很常發生,對一般學生族群來說壓力非常巨大,費用通常所費不貲,所以需要透過實支實付的醫療險來規避風險,當住院時就能提供數十萬的額度,花多少就理賠多少,保費也大約落在幾千塊而已!
- 一次性給付:當發生癌症或重大傷病風險時,可以一次性給付一大筆的理賠金,例如:100萬、200萬,這個額度能有效規避掉高額醫療費用的風險,千萬不要想說年紀輕就不會碰到這類型的風險,越來越多的文獻跟資料都顯示,這些風險的罹患年紀有越來越低的傾向,當如果是年輕人碰到這樣的風險,身邊沒有資產該如何來解決醫療費用了,是不是成為父母的拖油瓶,甚至是在出社會以前就已經負債累累了呢?所以必須要把一次性給付列在規劃保障內容裡,而也因為年輕,所以保費相當低廉,100萬的額度,一年的保費可能還不到1000元!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錯誤的保險迷思
一、買保險一定要一步到位:
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若預算有限,就先規劃基本的保障也 沒關係,之後有比較有餘裕、收入比較穩定再來慢慢把保障規劃到位,千萬不想說保險一定要一步到位,如果在這之間發生風險,反而是沒有任何保險,損失越多,也代表等到你覺得有「買保險一步到位的能力」的那一天越來越遠了。
二、終身、還本保險很划算?
你是否曾經聽過『繳費20年就可以保障一輩子』這種保險商品的介紹呢,一般消費者聽到肯定會覺得很划算,但真的有划算嗎?是否有去計算過呢?還是只是因為業務說的,而我們聽起來「覺得」很划算而已呢?終身保險通常保費較高、能創造的保額也比較低,而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終身保險絕對不會是你的優先選擇,這個階段的消費者如果選擇終身保險,反而會壓縮過多的預算,且在發生風險時發現保障額度不足,變成非常尷尬的狀況!
三、人情保單:
成為一位保險業務的門檻其實並不高,因為考到壽險證照並不難,就只要背好題庫基本上就沒有問題,所以其實我們身邊都充斥著保險業務,時不時可能就會有很久沒有聯繫的朋友要跟你約咖啡,或者是過年才會碰到一次的親戚來找你敘舊寒暄,這時跟你講到保險,我們可能也會想說跟自己的朋友捧場、相挺自己的親戚,但其實保險所需要的專業度很高,條款、費率、理賠、商品規劃、需求分析等等都需要專業,就像我們如果需要找一位律師,我們不會找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朋友或親戚,我們通常會傾向尋找在業界有知名度或者是小有成績的人,而保險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當我們發現保險規劃不對時,通常是人已經發生狀況了,保險已經沒有回頭路的時候,所以千萬不要拿自己的保障開玩笑,相挺朋友或親戚,他可能會感謝你一陣子,但不會感謝你一輩子。若真的規劃到錯的保障,而變成保障不足,住院要自己掏出50萬,你覺得當初你相挺的這位朋友能幫你多少呢?
綜合以上建議,其實只要建立好正確的保險觀念跟心態,規劃到適合自己的保障並不難!
希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能用最少的預算規劃到正確的保障,然後努力學習投資存錢理財!